西海岸新区推进“安责险”实施 为生产安全助力赋能
今年以来,在新区工委的领导下,青岛西海岸新区应急管理局党委深入贯彻落实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工作理念,扎实开展“作风能力提升年”活动,深入一线、靠前服务,着力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工作(简称“安责险”),切实维护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合法权益。今年第一季度,全区危化品、烟花爆竹、金属冶炼、非煤矿山四大高危领域,共有260家企业完成“安责险”投保工作任务,投保交费197万元,投保率达100%,提前完成新区全面提质增效行动年度目标任务,持续为新区安全平稳发展助力赋能。
加强组织领导,扎实部署“安责险”实施工作
一是组织工作专班。牵头组织财政、金融监管、公安、住建、交通、海渔、工信等部门共同建立“安责险”工作联席会议机制。按照“政府主导、市场化运作”的原则,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办公室综合监督协调职能,促进各部门在实施“安责险”工作中集中发力;二是制定工作方案。按照省、市统一部署,结合新区实际,制定《关于在全区深入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实施方案》,督促高危行业企业依法落实“安责险”工作,着力推进“安责险+培训+安全服务”的总体模式。充分发挥“安责险”事故预防的重要功能;三是组织专题研究。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“安责险”推进工作。锚定新区“走在前列”的发展定位,聚焦“严、真、细、实、快”精准施策,将高危行业企业投保“安责险”列为“作风能力提升年”活动“事要解决”实事项目,抓紧抓实、抓出成效。
积极落实政策,推进“安责险”财政补贴制度落地落实
近年来,局党委坚持秉承便民惠企的服务理念,主动作为、精准施策,全力推进“安责险”财政补贴制度落地落实。2020年和2021年,按照市、区《关于深入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实施方案》的工作要求,共争取财政资金214万元,为全区279家投保“安责险”的企业落实了补贴政策,补贴额度达到总保费的45%。在反复的疫情状态下,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,缓解了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,充分激发了高危企业投保“安责险”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,为持续优化新区营商环境、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内生动力。
持续深入推进,提前完成2022年度“安责险”投保工作
今年以来,局党委秉承全面提质增效转作风的工作理念,主动融入服务新区安全发展的大格局,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《安全生产法》的有关规定,积极督促新区高危企业依法落实“安责险”投保工作。截至3月底,新区159家危化品企业、97家烟花爆竹企业(经销商)、2家金属冶炼、2家非煤矿山企业全部完成“安责险”投保任务,累计缴纳保费197万元。凭借保险的杠杆放大功能,全体投保企业的事故理赔保额上限可达70亿元,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,将确保保险理赔及时到位,有效化解因事故善后赔偿不力,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风险。
实施培训帮扶,着力提升“安责险”事故风险防范能力
始终坚持“生命至上”“重在预防”的安全理念,切实加强企业培训指导和重点帮扶,鼓励社会多方参与,多渠道加强“安责险”风险防控和事故预防作用。
强化科技支撑,创新建立“安责险+科技+服务”的工作模式
按照上级统一部署,结合新区实际,逐步构建“安责险+科技+服务”的新型保险模式,通过搭建互联网应用平台,实现政府、保险机构、投保企业等共同参与,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全程跟踪、闭环管理,事故理赔更加便捷高效。
严格过程监督,推进构建健康有序的“安责险”市场环境
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加强政府督导、推动社会监督,着力推进新区“安责险”规范实施,促进保险社会机制共享共治、市场秩序有序发展。
“安责险”工作在新区的顺利实施,极大增强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责任意识,广大企业逐步形成安全生产工作的自我约束、自我激励机制,有效化解了各类事故风险,促进了全区高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逐年“双下降”。
下一步,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将在前段时间工作的基础上,继续把实施“安责险”工作作为促进生产安全、服务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,持续深入推进“安责险”各项工作,更加突出地发挥好“安责险”的事故预防作用,推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。